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李花村 @李家同

陶淵明  @桃花源記 [延伸閱讀]



李花村
李家同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王維〈桃源行〉
孩子送來的時候,看上去還不太嚴重,可是當時我就感到有些不妙,根據我在竹東榮民醫院服務三十多年的經驗,這孩子可能得了川崎症,這種病只有小孩子會得,相當危險的。我告訴孩子父母,孩子必須住院,他們有點困惑,因為小孩子看上去精神還蠻好的,甚至不時做些胡鬧的舉動,不過他們很合作,一切聽我的安排。
我一方面請護理人員做了很多必要的檢查,一方面將其他幾位對川崎症有經驗的醫生都找來了,我們看了實驗室送來的報告,發現孩子果真得了川崎症,而且是高度危險的一種,可能活不過今晚了。
到了晚上十點鐘,距離孩子住院只有五個小時,孩子的情況急轉直下,到了十點半,孩子竟然昏迷不醒了,我只好將實情告訴了孩子的父母,他們第一次聽到川崎症,當我婉轉地告訴他們,孩子可能過不了今天晚上以後,孩子的媽媽立刻昏了過去,他的爸爸丟開了孩子,慌做一團地去救小孩的媽媽,全家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也難怪,這個小孩好可愛,一副聰明相,只有六歲,是這對年輕夫婦唯一的孩子。
孩子的祖父也來了,已經七十五歲,身體健朗的很,他是全家最鎮靜的一位,不時安慰兒子和媳婦,他告訴我,孩子和他幾乎相依為命,因為爸爸媽媽都要上班,孩子和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很長。
孩子的祖父一再地說:「我已經七十五歲了,我可以走了,偏偏身體好好的,孩子這麼小,為什麼不能多活幾年?」
我行醫已經快四十年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相信孩子存活的機會非常小,可是我仍安排他住進加護病房,孩子臉上罩上了氧氣罩,靜靜地躺著,我忽然跪下來作了一個非常誠懇的祈禱,我向上蒼說,我願意走,希望上蒼將孩子留下來。理由很簡單,我已六十五歲,這一輩子活得豐富而舒適,我已對人世沒什麼眷戀,可是孩子只有六歲,讓他活下去,好好地享受人生吧!
孩子的情況居然穩定了下來,但也沒有改善,清晨六時,接替我的王醫生來了,他看我一臉的倦容,勸我趕快回家睡覺。
我發動車子以後,忽然想到鄉下去透透氣,於是沿著路向五指山開去,這條路風景奇佳,清晨更美。
忽然我看到了一個往李花村的牌子,這條我已經走過了幾十次,從來不知道有叫李花村的地方,可是不久我又看到往李花村的牌子,大概二十分鐘以後,我發現一條往右轉的路,李花村到了,到李花村是不能開車進去的,只有一條可以步行或騎腳踏車的便道。
走了十分鐘,李花村的全景在我面前一覽無遺,李花村是一個山谷,山谷裡漫山遍野地種滿李花,現在正是二月,白色的李花像白雲一般地將整個山谷蓋了起來。
可是,李花村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卻不是白色的李花,而是李花村使我想起了四十年前臺灣的鄉下,這裡看不到一輛汽車,除了走路以外,只有騎腳踏車,我也注意到那些農舍裡冒出的炊煙,顯然大家都用柴火燒早飯,更使我感到有趣的是一家雜貨店,一大清晨,雜貨店就開門了,有人在買油,他帶了一只瓶子,店主用漏斗從一只大桶裡倒油給他,另一位客人要買兩塊豆腐乳,他帶了一只碗來,店主從一只缸裡小心翼翼地揀了兩塊豆腐乳,放在他的碗裡面。
我在街上漫無目的地亂逛,有一位中年人看到了我,他說:「張醫生早」,我問他怎麼知道我是張醫生,他指指我身上的名牌,我這才想起我沒脫下醫生的白袍子。
中年人說:「張醫生,看起來你似乎一晚沒有睡覺,要不要到我家去休息一下?」我累得不得了,就答應了。中年人的家也使我想起了四十年前的臺灣鄉下房子,他的媽媽問我要不要吃早飯,我當然答應,老太太在燒柴的爐子上熱了一鍋稀飯,煎了一只荷包蛋,還給我了一個熱饅頭,配上花生米和醬瓜,我吃得好舒服。
吃完早餐以後,我躺在竹床上睡著了,醒來,發現已經十二點,溫暖的陽光使我眼睛有點睜不開,看到李花村如此的安祥,如此的純樸,我實在很想留下來,可是又想起那得了川崎症的孩子,我看到了一支電話,就問那位又在廚房裡忙的老太太可不可以借用他們的電話打到竹東去,因為我關心竹東榮民醫院的一位病人,老太太告訴我這隻電話只能通到李花村,打不出去的,她說如果我記掛竹東的病人,就必須回去看。我謝謝老太太,請她轉告她的兒子,我要回去看我的病人了。沿著進來的路走出李花村,開車回到竹東榮民醫院,令我感到無限快樂的是,孩子活回來了,不但脫離了險境,過了三天以後,孩子就出院了。這真是奇蹟。
我呢?我一直想回李花村看看。可是卻再也找不到李花村了,我一共試了五次,每次都看不到往李花村的牌子,那條往右轉的路也不見了,在公路的右邊,只看到山和樹林。我根本不敢和任何人談起我的經驗,大家一定會認為我老糊塗了,竹東山裡哪有一個開滿了李花的地方?
這是半年前的事,昨天晚上我值班,急診室送來了一個小孩子,他爸爸騎機車載他,車子緊急煞車,孩子飛了出去,頭碰到地,沒有戴安全帽,其結果可想而知,他被送進醫院的時候,連耳朵裡都在不斷地流出血來,我們立刻將他送入手術室,打開了他的頭蓋骨,發現他腦子裡已經充血,我們不但要吸掉腦子裡的血,還要替他取出腦袋裡折斷的骨頭,如果他能活下去,我們要替他裝一塊人工不鏽鋼的骨頭。
手術完了,孩子的情況越來越危險,能恢復的機會幾乎小到零,可是我知道我如何可以救孩子的命,我跪下來向上蒼祈禱,「只要小孩子活下去,我可以走。這次我是真心的,不是亂開支票。如果孩子活了,我知道我該到哪裡去。」
清晨五點,一位護士興奮地把我叫進了加護病房,那個小孩子睜大眼睛,要喝楊桃汁。他也認得他的父母,他的爸爸抱著他大哭了起來,孩子有些不耐煩,用手推開爸爸,原來他手腳都能動了。
我們在早上八點,將孩子移出加護病房,孩子的爸爸拼命地謝我,他說他再也不敢騎機車載孩子了,又一再稱讚我醫術高明。我當然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我醫術再高明,也救不了這孩子的。
等到一切安置妥當以後,我回到了的辦公室,寫了一封信給院長,一封信給我的助理,將我的一件羽毛衣送給他,拜託他好好照顧窗口白色的非洲槿,同時勸他早日安定下來,找位賢妻良母型的女孩子結婚。
我上了車,向五指山開去,我知道,這次我一定會找到李花村。
果真,往李花村的牌子出現了。我將車子停好以後,輕快地走進了李花村,那位中年人又出現了,他說,「張醫生,歡迎你回來,這一次,你要留下來了吧?」我點點頭,這一次,我不會離開李花村了。
【附記】
聯合報竹苗版的新聞:竹東榮民醫院的張醫生去世了,張醫生在竹東醫院行醫三十年,他的忽然去世,令大家傷感不已,因為張醫生生前喜愛小朋友,常常陪病童玩耍,每年耶誕節,他一定會扮耶誕老人來取悅醫院的病童;張醫生年輕時曾愛上一位女友,她因車禍去世,張醫生因而終生未婚。由於他沒有子女,他將遺產送給了竹東世光療養院,世光療養院專門照顧智障的孩子,張醫生生前也常抽空去替他們做義工。
令大家不解的是張醫生去世的方式,他的車子被人發現停在往五指山的公路旁邊,整個車子朝右,引擎關掉了,鑰匙也被拔出,放在張醫生的右手口袋,他的座椅傾斜下去,張醫生也就如此安詳地在車內去世,醫生認為他死於心臟病突發,可是張醫生卻從來沒有心臟病。在張醫生死亡的前一天晚上,他奇蹟似地救活了一位因車禍而腦充血的小男孩,當這個小男孩父親一再感激他的時候,張醫生卻一再地宣稱這不是他的功勞。
張醫生的車子向右停,顯示他似乎想向右邊走去,可是公路右邊是一片濃密而深遠的樹林,連一條能步行的小徑都沒有,張醫生究竟想到哪裡去呢?這是一個謎。可是從他死去的安詳面容看來,張醫生死亡的時候,似乎有著無限的滿足。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野茫茫 @鍾理和


野茫茫

鍾理和

  立兒:今天是你頭七的忌日,爸爸、媽媽、妹妹,還有成霖伯,來看你了。鐵民哥哥是上學校去了的,沒能一塊來。我們給你帶來了芎蕉、餅乾,和幾塊切得細細在你病中時晒乾了的年糕。這些,都是你平常頂愛吃的東西。在過去,你的貪嘴,是我們所操心的事項之一。你能一氣吃完幾乎一整瓣的芎蕉,或者一大塊的年糕,因為這個,你常常要惹起爸爸和媽媽的叱罵。我們總不讓你吃個足夠;我們怕你吃壞了肚子。而今天,爸爸媽媽卻買來了一整瓣的芎蕉,餅乾也是一大包的,倒願意看你貪嘴了。

  另外,我們還給你帶來了一束鮮花。這些花,還是在農曆年前你幫了爸爸澆開了的。那時石竹剛含苞未放,現在,我也剪了幾朵來。石竹是你喜歡的,當時你還特別澆了很多水;說是過年準開的。果然,過年後,它們便開了,而且開了很多、很美。然而你沒等它們開出來,便把它們拋棄了,祗好由我剪來給你看。可是,你在那裡?立兒,你在那裡?你為什麼不像平常日子那樣狼吞虎嚥的吃給我們看呢!還有那束鮮花,你看見了嗎?那裡面有你喜歡的石竹呀!

  立兒,現在家裡的那些花,已無人管理了,無人澆水了,花下的土,都已晒得龜裂起來。爸爸麼?誰再來幫爸爸澆水呢?而且澆水做什麼?那不是使爸爸更傷心麼,更難過麼?就祗好讓它去生青草和乾裂了。

  成霖伯,是我們的好鄰居,應了爸爸的要求,和我們一塊來了;又應了媽媽的要求,給你唸了一道經卷。還有你的妹妹,聽說是要給哥哥拈香,雖然不懂得什麼,卻也很高興的拈了香,拜了幾拜。妹妹今天是媽媽揹著來的。從前,媽媽每天下田做活,哥哥上學讀書,妹妹總是由你揹了到這裡那裡去玩的。由六七個月,剛剛能夠坐地的時候起,妹妹幾乎由你一個人照顧到了今年——已經四年了。就是在你發燒的最初二天,還是領了她玩的。因此,在這事情上,媽媽幾乎就沒煩過心。那裡想到該輪著媽媽揹她的時候,便是來給你上墳的日子呢!這教媽媽如何不悲傷?不慟哭?立兒,你能聽見媽媽的哭聲嗎?你看見妹妹給你拈香嗎?

  我們的山寮,離群獨處。離開最近的成霖伯家,也就有四百公尺遠。你這樣把妹妹拋下,教妹妹跟誰玩去呢?你把妹妹拋棄得多麼孤單,多麼冷清?你也不以為她可憐嗎?妹妹還小,你是還應該領著她玩的!

  過了農曆年,寒凍嚴封了大地。大年初六,那是最寒的一天,我穿了許多衣服還覺得寒氣砭人;然而你卻祗穿了一件衣服。我叫你多穿,你不聽。我發火,還打了你一巴掌。可是你到底不肯穿,領了妹妹,悄悄地由後門走到下邊的人家去了。這事我後來才知道的;那天,你們幾個孩子便在風地裡玩了來的。那是多麼冷的一天呀,而你卻祗有一件單衣!果然,我所料不差,傍晚你回來時,便說腦袋不好過,祗洗了一個澡,晚飯也沒吃得,便上床睡覺了。待我們也上床就寢時,摸摸你的額角,有點燙手。立兒,你便這樣得病了!

  起初,我沒好氣,以為是你自己招來的病;而一半,也因把感冒看成不足輕重的小病,因此,對於你的治療,就也未加小心。過去,你們兄妹幾次受涼,不也由我弄些便藥給你們吃好了的麼?可是這次你的感冒便有點古怪。白天,燒退了,你照樣起來玩吃,雖然吃的並不多。到了夜裡——那是下半夜,又復燒起。而且隨著口也乾了,始終要茶水喝。就是後來我給你注射時,情形也是這樣,到了十一日看你這樣子非常睏憊,就是飯也懶得起來吃了,我們才想到請醫生。可是我們深處山中,請醫生,必須跑十多公里路程,到鎮裡去請才有。你媽媽去到村裡,沒借著車子,在這時,不幸又聽信人言,於是就祗抓了一劑中藥回來。我不能放心,還差了剛剛放學回家的哥哥,再到村裡去買盤尼西林來給你注射。又過了一夜,翌日,就是正月十二日,那可悲哀的日子,你的病勢更顯得嚴重,終日跌在沈沈的昏睡中,待你媽請得醫生來時,醫生已面有難色了。不管我們如何用盡手段,下午五時,你終于悄悄的離開了人寰。

  立兒,我們對不住你,這是我們害了你,把你耽誤了,並不是你想拋棄我們。相反的,就是到了最後一刻,你還是掙扎著和死神苦鬥。當媽媽去請醫生,我守在床頭,你一疊聲的要藥吃,要我給你打針。過去,你是頂怕打針的。又在臨終前,你已經是不省人事了,還應了媽媽的大聲激勵,困難地把嘴張開,強把最後一粒雞角丸咬碎了嚥下去。你原是一個又淘氣、又倔強的孩子,在這時候,你便又一次表現了你的倔強和淘氣來。最後,你已明白自己必須和爸爸媽媽永別了,在嚥氣的剎那,兩顆晶瑩的淚珠,由你的眼睛滴落下來。你是那樣的依戀著,不肯扔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卻把你耽誤了!你原諒我們?還是恨我們?

  然而立兒,爸爸媽媽心裡有多大苦楚,你又那裡知道?

  九年前,我在離這裡有半日路程的×地教書。那時,我們的環境,不像現在這樣的教人發愁。六月某日,天剛剛破曉,你,作為我們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當時,爸爸媽媽是喜是悲,我們不談,而對于你,這出生是並不怎樣幸福的,也許竟可說是不幸的。這在後來的日子,尤其是現在,便證明了確是如此!

  立兒,也許你不知道,我們的關係,原是可悲的一種。作為你們的生身父母的我們的結合,祗為了名字上頭一個字相同,在由最初的剎那起,便被詛咒著了。彷彿我們在道德上犯了多麼可怕的瀰天大罪,人們都用那使人寒心的罪名加于我們。他們說我們是——牛、畜牲、逆子;如此等等。由于這種關連,作為我們的孩子的你們,由呱呱落地的時候起,不,在你們出生前,便已分有了同樣可悲的命運了。牛子,是他們加給你們的名詞。你們還小,不能理解這句話含有什麼樣的意義。

  當然,關于這點,我們是對的,而你們卻是無辜的。不對在他們,可是他們並不這樣想。他們張開了兩隻眼睛,在注視我們一舉一動。更張開了口,準備隨時給我們更多的侮衊和嘲笑。無時無刻,我們和他們之間,都會感觸到那激烈的,無休止的惡鬥。

  我們不甘服氣,預備支持到底。我們想用我們本身的關係,來給他們證明:我們的結合是對的,道德的、健全的!為此,我們不但有需要維持我們的完整性,並且,還須能夠健康地活下去。

  但是事情是這樣的壞,立兒,在這方面,我們並未能做到像我們所想做的程度。在你彌月那天,正是應該熱鬧和高興一下的時候,我卻倒了下來。我病了!人們有了抨擊叛逆者的機會。他們私議起來了;天不允許!然而這並未能搖撼我的信心。我鞭策著自己,讓自己掙扎起來。我想;還有你們呢!可是接著第二道打擊又來了。在前四年,你哥哥,一說是因那次在學校跌倒,又說是蛀骨癆,如今已成殘廢——一個駝背。人們是更振振有詞了,還是那句話;天不允許!

  至此,爸爸的意志雖堅強,也不能不為不幸的挫折而徬徨,而嘆息起來了。雖然,真實使爸爸痛心的,並不在此。爸爸所顧慮的,是更為複雜,更為深刻的呵。

  自從爸爸病倒辭職,全家遷回現在的老家以後,我們的日子即在節節慘落下來。一家數口的生活,已有須賴你媽媽一個人做工和耕幾分地來維持了。以一個女人而言,你媽媽是無比地堅強。八九年來,她獨立支持著已在傾頹的家庭。你們應該以有這樣的一個媽媽而覺得驕傲。雖然如此,我們的環境條件,不問是內在的、外來的,都對她極端地不利。在一個有壓倒之勢的不幸命運的連續打擊之下,就是一個最勇毅的男子,要他尚能平靜地支持自己的信心,那是很難的,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倘使一個人不分日夜的獻身勞苦,而猶得不到最低限度的報酬,不但如此,甚至還須眼看自己心愛的家庭在自己面前沈落下去——這樣子,而還要她對這個世界繼續抱持善良的德性,那也同樣是很難的。媽媽的眼睛裡,已在漸漸浮起對生活的咒詛和絕望來了。啊呀,立兒,一個還有點自尊的男子,落到須要自己的女人來養活自己,已是不能忍耐了,何況又還要她給自己擔負更多和更重的擔子?當爸爸看著媽媽那種用自暴和怨恨在毀滅自己的時候,或者就在中夜,時間已遠超過人們應該休息的時刻,你媽媽還在隔間剁豬菜的時候,那時,你媽媽的刀子所剁的已不是豬菜,而是爸爸的心。就由這時候起,周圍每件事物,包括自己在內,都祗使我感到煩惱和仇恨。爸爸已漸漸的變成了暴躁易怒的人,對于你們,自己的孩子,有時候我是殘酷得不近人情。這些你是知道的。然而,也便是這些,現在無時無刻不在激烈地噬著我的心。立兒,爸爸在懺悔、在悔恨,你同情並饒恕爸爸吧!

  時間無聲無息地流著。很可喜的,在不知不覺中,在無限灰沈沈的環境中,你已長大起來了。全家中,就是你一個人強壯而活潑。你像一匹餵養得最好的小獅子,在爸爸媽媽面前,快活地來回跳躍而且嬉戲。你用了那蓬勃的成長,和對生的無邊歡欣,再度給我們展示了對人生的鼓舞。

  立兒,這你是不知道的,在丈夫久病不起,長子又成殘廢以後,在媽媽的心目中,你是成了什麼樣的一種存在,這你是不知道的。而今,為了上面所說的理由,在你身上寄著多麼大的希望,這你更是不知道的。尚在幼小之身的你,便是肩負了這許多的寄託和期待的。

  這事說來也奇。雖然後來你在學業上也表現了和哥哥一樣的好。可是在外表上,你便總顯得有點呆板。然而說來也怪,在五六歲的時候,你便早意識著那無法逃避的義務了。有一日的傍晚,我們都在庭裡。庭邊那條山路,正好走過一隊一隊掮木頭的人。便在這時候,我們偶然談到你的呆板,拿這呆板和扶養父母之間那種不協調的關係來取笑你。你被笑得急了,你天真而機警地說;你大了可以掮木頭。

  當時,我們雖然笑你的天真,然而一邊,卻也不無那種有了依託的人的確實和慰藉之感。你那一味攝取生的活力,而茫然無知的,憨痴的姿態;同時在媽媽的眉頰間浮起了暖意;在我的心上,減輕了多少年來如負芒刺的疚歉的感覺。

  但是誰知道這些祗是一場為時短暫的夢?立兒,隨著你的生,你給我們帶來的歡欣,隨著你的死,仍然由你帶回去了!完了!而今,所有一切,全都完了!

  當你斷氣,媽媽撫你而哭,說她願意用自己的身子來代你,好讓你掮木頭來養活爸爸和哥哥,那已非昔日的說了來玩的,而是被奪去一切的絕望者錐心的悲訴了。

  啊呀,立兒,你死後,我們也許還須再活下去。然而我們已不再有什麼可向人呈示的了,不再有什麼可向人證明我們的關係的合理性了。我們的完整性在哪裡?健全在哪裡?強壯在哪裡?沒有!什麼都沒有!此後!我們祗是一邊感著生的空虛而渺茫,一邊卻無目的地讓自己活下去,如此而已。人們將更相信他們相信的對了。我們更須耐心聽著人們的議論了。立兒,立兒,你給爸爸說吧,果真天不允許麼?我不相信的,我不相信的!然而不相信又如何?你是這樣的死了!

  而今,天已下起霏霏的細雨了,陰霾和冷漠,已漸漸的領有了廣漠的荒野。立兒,我們就要回去了,你一個人冷清清在這裡,是不是寂寞?是不是淒涼?從前爸爸不相信有魂靈,現在倒願信其真有了。又今天我們要來時,人們曾再三勸阻我們不要來,說是恐怕你的陰魂會跟了我們回來。果真有魂靈麼?果真會回來麼?那你就回來呀!立兒!爸媽願意你回來!

  立兒,你聽見媽媽的哭聲麼?雨更大了。我們要回去了,立兒,你看見媽媽又在把妹妹揹起來了麼?

  你回來呀,立兒!跟著爸爸媽媽回來呀‥‥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飛魚季介紹 @夏曼.藍波安


飛魚季介紹

夏曼.藍波安
一、飛魚的社會功能
達悟族長期生活於孤懸大海中的小島,在未與外界文化頻繁接觸之前,我們善於運用祖先世代經驗累積而來的生活智慧,並使達悟社會文化能持續不斷的運作與發展;這種運作與發展,全賴族人世代相傳的口傳文學、神話故事來維繫。這些神話故事,在實質上具有法律的效能,更具有宗教的約束力量。除此外,迷信、禁忌、精靈信仰,亦為達悟族人始終不敢正面違抗的。而在這些口傳文學、神話故事裡,又以飛魚季中的禁忌最多、最繁雜。舉凡漁獲量之多寡、天氣惡劣、風不調、雨不順,也與族人在飛魚季中違反禁忌,有相當密切的實質關係。是故,凡在二月至六月之飛魚季,若有某位族人違反的話,皆要飽受全島族人之詛咒與侮罵。為此,飛魚在達悟社會實際生活及觀念上具重要性,也顯示出該信仰在達悟族社會中,不只有其正面的明顯功能,更有其反功能及潛功能,以及相對於前述社會功能之外的個人層面上的功能。飛魚神話既具有詩歌之美,又極具海洋意義,可謂研究達悟先民祖先之宗教信仰和社會風俗的主要依據。

二、飛魚季由來的神話
(一)達悟誕生
依據家父口述,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神俯視達悟小島,發覺這小島實在很美麗且富饒,又有種類繁多的洄游魚群,天神沉思,認為這小島沒人居住實在太可惜。有一回請了一男一女的孫子,坐在他前面,傳授故事。(傳說,天神並無娶妻,這兩個孫子,男的是從右膝誕生,女孩從左膝誕生)故事講到一半,突然要求他們說:你們二位是否願意下凡人間?你們看,那小島很美麗,不知你們願不願意到那小島居住?二位孫子回答說:我們願服從您老人家的指示。為此,天神拿了一塊石頭,剝成兩半,然後,把男孩放進去,石頭復合後,再拿一節竹子,把女孩安放在裡面。一切都準備妥當後,把石塊以及竹筒同時從天堂放下來,由於石頭比較重,垂直落到大森山山頂,落到地面時,立即裂成兩半,而後男孩自裡頭出來。另外,竹筒由於比較輕,被風吹到大森山山底,落地時,同樣從裡頭跑出一個女孩。由於是天神降凡人間,所以當他們著地時,即立刻會走路,爾後覓尋食物以充飢。
此後,過了一段時日,男孩覺得山頂很寂寞,於是走下山去,熟悉環境。途中遇上了誕生於竹筒的女孩,二人興奮的談起天來且敘述各自出生的地點。俟天色漸灰暗時,方各自回到自己住處,自此,二人就經常在一起談天,最後,男孩決定遷徙山下與女孩毗鄰。有一天,正當在屋廊談得很愉快時,突然感覺到雙膝癢癢,癢來癢去,發現左右雙膝逐漸腫大,他們十分的驚訝,那時他們尚有尾巴。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膝蓋腫面日漸增大,期滿十個月後,二人雙膝各自生出一男一女。他們除了高興外,並未負起養育的責任,因為孩子生下來就可以起身走路。長大之後,兄妹二人結為夫妻,不過生下來的孩子不是眼瞎,就是跛腳。降生於硬石的父親說道:「朋友,兄妹結婚所生出的後代皆為畸型,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互換妻子,不知你的意見如何。」竹女回答說:「這或許是好辦法。」過了一段時間,交換妻子以後,所生的孩子和正常人一樣,有眼、鼻、嘴、身體四肢。彼時,硬石人與竹女,當了祖父、祖母。自此後,硬石祖父開始為達悟島上所有動植物命名,不過當時他們尚沒有自己的名字,一律稱為TAWO(人的意思)。在原居地住了五代後,舉家往南遷至平地,同樣在此住了五代後,移居至現在的復興台地。此時,由於距海邊較近,開始與海接觸。那時,沿海礁石區盡是海鮮,無所不有,肚子餓時就去海邊撿食。
(二)冒犯飛魚
有一回,眾人前往沿海礁捉貝、蝦,突然在礁石溝上發現兩條有翅膀的魚,於是眾人聚集圍捉,捉了一條,另一尾躍出溝池飛向海洋。彼時,他們興高采烈的回村,誇示他們捉了一尾有翅膀的魚,然後把魚和其他繁雜的貝、蝦煮在一起(當時,達悟人是擊石引火),煮熟後,全村人同來共享食用。過了幾天,全村人不是皮膚潰爛即是生病,他們覺得納悶且奇怪,全村人怎麼同時染上怪病,怎麼醫就是治不好。同樣的,飛魚群大量瘟疫、死亡。那時,飛魚頭目──黑翅膀就召集其他種類的飛魚群商議,究竟是什麼因素使整個飛魚族瘟疫、生病。此時,沒有被達悟捉到的飛魚出來說:島上的人類把我們和其他的蔻蟹、海貝,混合在一起來煮食。黑翅膀飛魚才恍然大悟,了解同類生病的原因。就在同時,硬石與竹子人的後裔已開始研製船舟,經歷無數次的失敗,最後找到木棉且把它塞堵板木間的縫隙,使船身不致沉沒。此時,黑翅膀飛魚首領說:「人類生病很可憐,我們生病也不好受,這樣好啦,我去託夢給那老硬石人。」眾群飛魚異口同聲說「好。」
於是黑翅飛魚的靈魂利用深夜去跟人的靈魂講話。那時,老人正在睡覺,飛魚對他說:「人類,你們為什麼生病,為什麼生瘡;我是這個季節魚的靈魂──黑翅飛魚。我想,你們之所以生病的原因是,你們捉到一條飛魚時,把牠和其他種類的海貝、蔻蟹混合著一道煮、食。我們是二月至六月的洄游魚群,我們的名字是ALIBANGBANG(飛魚)。此後,請你們人類不要把我們和其他海產混煮,這樣會使我們生病,亦會使你們生瘡。記住,當你們要煮食飛魚時,請你們造作另外的鍋、魚盤,而且不要用DE-NGDENGEN(煮)這個字,要用ZANEGEN(亦為煮之意)的字,以和其他魚類區別,因我們是你們島上生命的泉源。你們要如此的尊敬飛魚,每一年你們才會有豐富的飛魚吃。另外,掛吊飛魚的木條要井字形,井字下面的每一根樁要放上一塊小石頭,這代表飛魚魂,還有許多有關飛魚季中的禁忌需要讓你知道,不過現在是午夜,或許你無法全記住,這樣好了,明日一早,在吃完早餐後,下去到海邊岩石上站立,當我們看到你站立時,所有種類的飛魚會飛到你身邊讓你認識。」過了片刻,老人醒來,乍看外面依然黑夜寂寂,此時,他方了解是飛魚魂託夢,於是靜坐那兒,重溫飛魚神魂託付予他的種種原則、禁忌,然後等待黎明的降臨。

(三)飛魚祭典
到了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餐後,老族長開始整理行囊,取出花紋禮衣及丁字褲,然後穿上,戴銀帽、首飾、項鍊珠寶。待一切都準備妥當時,即上路且尋找那塊突出的岩石以站立。找到之後,就安穩的站立,而後脫下銀帽,把帽朝向大海,而後唸道:

我生命的泉源飛魚神明
我 特待您的指示教誨
銀帽 呼喚您的聖名
我忠心遵守您的旨意
彼時,飛魚群看到族長在岩礁上站立,即紛紛飛近他那兒。首先是飛魚群首領──黑翅膀,飛躍到老族長身旁,黑飛魚說道:「我們的數量並不多,可是卻為飛魚群裡的貴族,你們要在甫舉行飛魚祭典後的一個月內,夜晚乘船持火炬來捕撈我們,不過要記住,切勿使用火烤食這類的飛魚,若不依循,將使你們肌膚生惡瘡。」第二個跳上來的是翅膀呈紅色的飛魚叫做SALILIYAN,這群類的飛魚數量最多,其肉質較細嫩,你們要在白天釣牠們,這類飛魚亦為ARAYO(鬼頭刀魚)喜愛的魚餌,夜裡捕魚時,十之八九是屬於這類的飛魚。第三條躍上岸上的是SOSOWOHEN的飛魚,牠們和我們(黑翅飛魚)一樣,量少,最先到達你們達悟島上,你們要用銀帽、珠寶祈祝牠們,並且取出牲血祭祀、求助牠們,賜予豐富的魚獲量,SOSOWOHEN可說是你們最先吃到的飛魚,而且只能在夜裡捕撈牠們,禁忌在白晝船釣這族類的魚,然後要在夏季再行一次儀式祭拜之。第四種的飛魚是KALALAW,牠們在飛魚群類比較沒有地位,通常這族類的魚會在四月下旬和SALILIYAN一道洄游到你們島上。當你們捕捉到這種飛魚時,可以立刻切下來煮食給小孩,因比較小隻。另外,請你記住,LOKLOK千萬不能給小孩吃,只有年老者方可食用。以上是飛魚的四種類別,這四種飛魚祭拜的日期與方式有所異同,你也必須依照我的指示行祭典。前後一個月(二月~三月)先行持火捕撈SOSOWOHEN的飛魚的拜拜,這儀式僅能由大船之魚團族舉行,然後在三月至四月是小船、雙人船之白晝船釣,四月之後,不論大、小船皆可捕撈飛魚。在交替捕飛魚方式之日,你們也要舉行拜拜的儀式。以上所告訴你的務必牢記,到了六月初,就是捕撈飛魚結束之際,那一天,要隆重舉行飛魚祭典結束儀式且集體祈求道:
飛魚神魂,達悟族人生命之泉源
族人祭祀 你
冀求明年此季依舊的
踴躍飛躍我船舟
蓋滿我的船身
如此,聽到你們的祈求歌時,我們將感到無比的榮耀。備受讚美之餘,亦會賜予你們豐富的漁獲量。

三、飛魚季的禁忌
飛魚季期間是達悟族人禁忌行為最多、最繁雜的季節,凡在此季裡,族上皆要遵守所有的禁忌行為,例如:不能使用水槍標射其他種類魚群、不得放捕定置網、不許夜間在岩礁海域持潛水電筒捉蝦,在特定的日子裡,禁忌越過他人屋廊、禁忌乘坐他人船隻捕魚、朋友在海上捕魚相遇,不能相互交換東西,尤其檳榔;另外,婦女不能觸摸男人在海上捕魚所使用的魚具、嚴禁孕婦拜訪其友人;諸如此類,飛魚季之禁忌,實在不勝枚舉。然而,這些禁忌行為之功能,端賴世系群族代代相傳,以免親人家屬中的任何分子,因不諳此季的禁忌而犯錯時,受到無妄之詛咒,飽受詆訐,備受冷視。所以,在飛魚季中,每位成年達悟族人,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語行為。爾後這種行為禁忌之模式,即是構成族人社會組織的主要基礎。因此,無論在外表或內含的社會生活的各面,此飛魚季之禁忌行為成了達悟族人的主要文化及社會結構的基準。
再者,達悟族是典型的島民,捕魚的生產並不比農業的生產意義為輕,甚至是更重要。在造作船舟的功能論上,又尤以捕撈飛魚的功能最為要,為此,飛魚季無形中成了達悟生活規範的基準;因而,陰曆的開始是以飛魚季之首月為正月。祭祀、慶典的順序,亦依循飛魚季,相繼舉行。飛魚祭典之行為,延續至今而不衰的遠近因也就在此。不論外來文化如何的強烈侵襲,達悟族人亦不敢怠忽飛魚季之各種儀式慶典。由是觀之,飛魚禁忌行為功能,在族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牢牢維繫達悟族之文化,使其卓然獨立生存,綻放出高度的統合性與異質性。這些文化之特質全來自飛魚之神話,而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達悟文化。廣言之達悟文化即是飛魚文化的延伸。

(節選自夏曼.藍波安,飛魚神話故事,八代灣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