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季介紹
夏曼.藍波安
一、飛魚的社會功能
達悟族長期生活於孤懸大海中的小島,在未與外界文化頻繁接觸之前,我們善於運用祖先世代經驗累積而來的生活智慧,並使達悟社會文化能持續不斷的運作與發展;這種運作與發展,全賴族人世代相傳的口傳文學、神話故事來維繫。這些神話故事,在實質上具有法律的效能,更具有宗教的約束力量。除此外,迷信、禁忌、精靈信仰,亦為達悟族人始終不敢正面違抗的。而在這些口傳文學、神話故事裡,又以飛魚季中的禁忌最多、最繁雜。舉凡漁獲量之多寡、天氣惡劣、風不調、雨不順,也與族人在飛魚季中違反禁忌,有相當密切的實質關係。是故,凡在二月至六月之飛魚季,若有某位族人違反的話,皆要飽受全島族人之詛咒與侮罵。為此,飛魚在達悟社會實際生活及觀念上具重要性,也顯示出該信仰在達悟族社會中,不只有其正面的明顯功能,更有其反功能及潛功能,以及相對於前述社會功能之外的個人層面上的功能。飛魚神話既具有詩歌之美,又極具海洋意義,可謂研究達悟先民祖先之宗教信仰和社會風俗的主要依據。
二、飛魚季由來的神話
(一)達悟誕生
依據家父口述,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神俯視達悟小島,發覺這小島實在很美麗且富饒,又有種類繁多的洄游魚群,天神沉思,認為這小島沒人居住實在太可惜。有一回請了一男一女的孫子,坐在他前面,傳授故事。(傳說,天神並無娶妻,這兩個孫子,男的是從右膝誕生,女孩從左膝誕生)故事講到一半,突然要求他們說:你們二位是否願意下凡人間?你們看,那小島很美麗,不知你們願不願意到那小島居住?二位孫子回答說:我們願服從您老人家的指示。為此,天神拿了一塊石頭,剝成兩半,然後,把男孩放進去,石頭復合後,再拿一節竹子,把女孩安放在裡面。一切都準備妥當後,把石塊以及竹筒同時從天堂放下來,由於石頭比較重,垂直落到大森山山頂,落到地面時,立即裂成兩半,而後男孩自裡頭出來。另外,竹筒由於比較輕,被風吹到大森山山底,落地時,同樣從裡頭跑出一個女孩。由於是天神降凡人間,所以當他們著地時,即立刻會走路,爾後覓尋食物以充飢。
此後,過了一段時日,男孩覺得山頂很寂寞,於是走下山去,熟悉環境。途中遇上了誕生於竹筒的女孩,二人興奮的談起天來且敘述各自出生的地點。俟天色漸灰暗時,方各自回到自己住處,自此,二人就經常在一起談天,最後,男孩決定遷徙山下與女孩毗鄰。有一天,正當在屋廊談得很愉快時,突然感覺到雙膝癢癢,癢來癢去,發現左右雙膝逐漸腫大,他們十分的驚訝,那時他們尚有尾巴。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膝蓋腫面日漸增大,期滿十個月後,二人雙膝各自生出一男一女。他們除了高興外,並未負起養育的責任,因為孩子生下來就可以起身走路。長大之後,兄妹二人結為夫妻,不過生下來的孩子不是眼瞎,就是跛腳。降生於硬石的父親說道:「朋友,兄妹結婚所生出的後代皆為畸型,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互換妻子,不知你的意見如何。」竹女回答說:「這或許是好辦法。」過了一段時間,交換妻子以後,所生的孩子和正常人一樣,有眼、鼻、嘴、身體四肢。彼時,硬石人與竹女,當了祖父、祖母。自此後,硬石祖父開始為達悟島上所有動植物命名,不過當時他們尚沒有自己的名字,一律稱為TAWO(人的意思)。在原居地住了五代後,舉家往南遷至平地,同樣在此住了五代後,移居至現在的復興台地。此時,由於距海邊較近,開始與海接觸。那時,沿海礁石區盡是海鮮,無所不有,肚子餓時就去海邊撿食。
(二)冒犯飛魚
有一回,眾人前往沿海礁捉貝、蝦,突然在礁石溝上發現兩條有翅膀的魚,於是眾人聚集圍捉,捉了一條,另一尾躍出溝池飛向海洋。彼時,他們興高采烈的回村,誇示他們捉了一尾有翅膀的魚,然後把魚和其他繁雜的貝、蝦煮在一起(當時,達悟人是擊石引火),煮熟後,全村人同來共享食用。過了幾天,全村人不是皮膚潰爛即是生病,他們覺得納悶且奇怪,全村人怎麼同時染上怪病,怎麼醫就是治不好。同樣的,飛魚群大量瘟疫、死亡。那時,飛魚頭目──黑翅膀就召集其他種類的飛魚群商議,究竟是什麼因素使整個飛魚族瘟疫、生病。此時,沒有被達悟捉到的飛魚出來說:島上的人類把我們和其他的蔻蟹、海貝,混合在一起來煮食。黑翅膀飛魚才恍然大悟,了解同類生病的原因。就在同時,硬石與竹子人的後裔已開始研製船舟,經歷無數次的失敗,最後找到木棉且把它塞堵板木間的縫隙,使船身不致沉沒。此時,黑翅膀飛魚首領說:「人類生病很可憐,我們生病也不好受,這樣好啦,我去託夢給那老硬石人。」眾群飛魚異口同聲說「好。」
於是黑翅飛魚的靈魂利用深夜去跟人的靈魂講話。那時,老人正在睡覺,飛魚對他說:「人類,你們為什麼生病,為什麼生瘡;我是這個季節魚的靈魂──黑翅飛魚。我想,你們之所以生病的原因是,你們捉到一條飛魚時,把牠和其他種類的海貝、蔻蟹混合著一道煮、食。我們是二月至六月的洄游魚群,我們的名字是ALIBANGBANG(飛魚)。此後,請你們人類不要把我們和其他海產混煮,這樣會使我們生病,亦會使你們生瘡。記住,當你們要煮食飛魚時,請你們造作另外的鍋、魚盤,而且不要用DE-NGDENGEN(煮)這個字,要用ZANEGEN(亦為煮之意)的字,以和其他魚類區別,因我們是你們島上生命的泉源。你們要如此的尊敬飛魚,每一年你們才會有豐富的飛魚吃。另外,掛吊飛魚的木條要井字形,井字下面的每一根樁要放上一塊小石頭,這代表飛魚魂,還有許多有關飛魚季中的禁忌需要讓你知道,不過現在是午夜,或許你無法全記住,這樣好了,明日一早,在吃完早餐後,下去到海邊岩石上站立,當我們看到你站立時,所有種類的飛魚會飛到你身邊讓你認識。」過了片刻,老人醒來,乍看外面依然黑夜寂寂,此時,他方了解是飛魚魂託夢,於是靜坐那兒,重溫飛魚神魂託付予他的種種原則、禁忌,然後等待黎明的降臨。
(三)飛魚祭典
到了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餐後,老族長開始整理行囊,取出花紋禮衣及丁字褲,然後穿上,戴銀帽、首飾、項鍊珠寶。待一切都準備妥當時,即上路且尋找那塊突出的岩石以站立。找到之後,就安穩的站立,而後脫下銀帽,把帽朝向大海,而後唸道:
我生命的泉源飛魚神明
我 特待您的指示教誨
銀帽 呼喚您的聖名
我忠心遵守您的旨意
彼時,飛魚群看到族長在岩礁上站立,即紛紛飛近他那兒。首先是飛魚群首領──黑翅膀,飛躍到老族長身旁,黑飛魚說道:「我們的數量並不多,可是卻為飛魚群裡的貴族,你們要在甫舉行飛魚祭典後的一個月內,夜晚乘船持火炬來捕撈我們,不過要記住,切勿使用火烤食這類的飛魚,若不依循,將使你們肌膚生惡瘡。」第二個跳上來的是翅膀呈紅色的飛魚叫做SALILIYAN,這群類的飛魚數量最多,其肉質較細嫩,你們要在白天釣牠們,這類飛魚亦為ARAYO(鬼頭刀魚)喜愛的魚餌,夜裡捕魚時,十之八九是屬於這類的飛魚。第三條躍上岸上的是SOSOWOHEN的飛魚,牠們和我們(黑翅飛魚)一樣,量少,最先到達你們達悟島上,你們要用銀帽、珠寶祈祝牠們,並且取出牲血祭祀、求助牠們,賜予豐富的魚獲量,SOSOWOHEN可說是你們最先吃到的飛魚,而且只能在夜裡捕撈牠們,禁忌在白晝船釣這族類的魚,然後要在夏季再行一次儀式祭拜之。第四種的飛魚是KALALAW,牠們在飛魚群類比較沒有地位,通常這族類的魚會在四月下旬和SALILIYAN一道洄游到你們島上。當你們捕捉到這種飛魚時,可以立刻切下來煮食給小孩,因比較小隻。另外,請你記住,LOKLOK千萬不能給小孩吃,只有年老者方可食用。以上是飛魚的四種類別,這四種飛魚祭拜的日期與方式有所異同,你也必須依照我的指示行祭典。前後一個月(二月~三月)先行持火捕撈SOSOWOHEN的飛魚的拜拜,這儀式僅能由大船之魚團族舉行,然後在三月至四月是小船、雙人船之白晝船釣,四月之後,不論大、小船皆可捕撈飛魚。在交替捕飛魚方式之日,你們也要舉行拜拜的儀式。以上所告訴你的務必牢記,到了六月初,就是捕撈飛魚結束之際,那一天,要隆重舉行飛魚祭典結束儀式且集體祈求道:
飛魚神魂,達悟族人生命之泉源
族人祭祀 你
冀求明年此季依舊的
踴躍飛躍我船舟
蓋滿我的船身
如此,聽到你們的祈求歌時,我們將感到無比的榮耀。備受讚美之餘,亦會賜予你們豐富的漁獲量。
三、飛魚季的禁忌
飛魚季期間是達悟族人禁忌行為最多、最繁雜的季節,凡在此季裡,族上皆要遵守所有的禁忌行為,例如:不能使用水槍標射其他種類魚群、不得放捕定置網、不許夜間在岩礁海域持潛水電筒捉蝦,在特定的日子裡,禁忌越過他人屋廊、禁忌乘坐他人船隻捕魚、朋友在海上捕魚相遇,不能相互交換東西,尤其檳榔;另外,婦女不能觸摸男人在海上捕魚所使用的魚具、嚴禁孕婦拜訪其友人;諸如此類,飛魚季之禁忌,實在不勝枚舉。然而,這些禁忌行為之功能,端賴世系群族代代相傳,以免親人家屬中的任何分子,因不諳此季的禁忌而犯錯時,受到無妄之詛咒,飽受詆訐,備受冷視。所以,在飛魚季中,每位成年達悟族人,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語行為。爾後這種行為禁忌之模式,即是構成族人社會組織的主要基礎。因此,無論在外表或內含的社會生活的各面,此飛魚季之禁忌行為成了達悟族人的主要文化及社會結構的基準。
再者,達悟族是典型的島民,捕魚的生產並不比農業的生產意義為輕,甚至是更重要。在造作船舟的功能論上,又尤以捕撈飛魚的功能最為要,為此,飛魚季無形中成了達悟生活規範的基準;因而,陰曆的開始是以飛魚季之首月為正月。祭祀、慶典的順序,亦依循飛魚季,相繼舉行。飛魚祭典之行為,延續至今而不衰的遠近因也就在此。不論外來文化如何的強烈侵襲,達悟族人亦不敢怠忽飛魚季之各種儀式慶典。由是觀之,飛魚禁忌行為功能,在族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牢牢維繫達悟族之文化,使其卓然獨立生存,綻放出高度的統合性與異質性。這些文化之特質全來自飛魚之神話,而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達悟文化。廣言之達悟文化即是飛魚文化的延伸。
(節選自夏曼.藍波安,飛魚神話故事,八代灣的神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